心智模式

思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性质,逻辑性的思考更是人类难能可贵的特性。这些都可以说成是心智模式或者心智规律的一些专有名词,就好像一扇又一扇的窗口。

窗口

  • 价格不等于质量

  • 不要盲从权威。为什么养生专家会这么火?因为人们都爱盲从权威!

  • 不要轻易做出承诺。我最尴尬的一次应该就是买牛仔裤。在没问清价格的时候,我感觉很满意,便对服务员说:我要了。结果一问价格,oh,god当时恨不得挖个地洞钻下去。其他的事也是一样的,不要轻易做出承诺,否则到头来尴尬的是你。

  • 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经常有些商家宣布促销,然后你就跟风去抢购?其实八成你买回来的是以后不会用到的

  • 让给你提供帮助的人做出承诺。根据承诺和一致原理,一般人们做出了承诺,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下做出的承诺,被遵守的概率相当的大。因为人类的一个美德就是始终如一,保持言行一致。

  • 在对事物价值认识不确定的时候,一般人会认为“昂贵=优质”。在生活中总结出一些事情的固定模式(设计模式)

  • 模拟器有点类似于scheme的解释器。 其实每个人的头脑里或者心里面都有一个如意算盘,就像这个模拟器一样。大脑有一套完善的对象、运动行为解释器。父母解释孩子的行为,常年隔着一道鸿沟,这是一个大脑的解释层里面东西,除非你回到过去重新帮你的爸妈修改程序。 而也许爸妈可以换一种思路或者固有的模式去解释孩子们的行为 。 当父母看到孩子的坏行为的时候,例如发脾气,哭闹,执拗等等,当父母想要归因到孩子身上的时候,研究人员只是简单地邀请和鼓励父母去继续思考孩子行为背后可能还有什么原因,除了“这孩子就是脾气不好/爱哭/执拗/逆反”等解释之外还有什么可能的其他解释。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邀请,就打开了父母原本狭隘的思路和固定的解释倾向。例如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原本认定孩子就是爱哭的父母可能会转而想,孩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是不是需要拥抱,等等(当然,具体原因视孩子年龄和具体家庭社会环境而定),研究人员会鼓励父母不停地去想可能的解释,并尝试一些做法,留意孩子的响应,直到某个解释看上去成立。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干预就是要让父母用一个科学家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去大胆提出假设,并小心一一求证,而不是先预设偏见,钻到窄巷子,一条道走到黑。也是要让父母用一个好的诊断科医生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行为,学会对自己说“这只是症状,而不是病因”。事实上,一旦父母打开了思(nǎo)路(dòng),往往立即就会尝到甜头,因为就像成年人很多时候也会“非不想乃不能也”一样,孩子更是如此,很多事情孩子并不是不想,而是实乃做不到,当父母以一个理解和帮助者的角色出现,给孩子需要的包容或支持,孩子的反馈往往会是非常正面的。 当然这点也可以浓缩为心智模式的领域,我们运用每个人独有的领悟能力(心智模式)去思考所有发生的事情,我们无法理解也许可能是因为我们未曾感受,所以不曾修改我们的解释器(心智模式)。模式也许可以归纳为众多科学规律的一些集合。 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他人的想法,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一个超级模拟器,不仅能够模拟物体飞行的轨迹和落点,模拟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还能模拟他们头脑中的想法、意图,以及他们可能采取的行动。

以恶意还是善意来揣度他人的行为,是我们大脑中的社会化模块中一个很核心的参数,影响几乎任何人与人的关系,由于不管倾向是哪边,很大可能是自证的,才需要格外留心。

执(bing)着(tai) 思(nao)路(dong) 认识到我们大脑存在这样的“解释层”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平常对绝大多数事情的“接收——解释——反应”一连串的过程都在我们不知不觉当中就发生了,这是一个高度自动化的系统. 心智模式是大脑接受信息处理的开端,影响到全局作用域。

两个极端:智力是一个内在的、固定的特质,而不是可以通过努力和投入去改变的一个变量,那么有前者这种认识的人就会试图避开那些挑战性的工作,而后者则相反. 关于心智的一个例子:

某私营公司的文秘小刘有一个坏习惯:什么文件,她都会拖到最后的一刻才会拼命做。譬如,公司周一开了次会议,老总让小刘最迟周四交上整理好的会议记录。无论周一、周二时间多么宽裕,小刘都不会先完成这份记录。她经常是一天十次、二十次地在电脑上打开一个文件,但每写几个字就会停下来,一个字都写不下去。直到周三的下午,她才会在电脑上对着键盘一通狂敲,如果下午完不成———这对小刘是家常便饭,她就会拖到晚上,搞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夜里一两点才下班。周四,她一定会一早来到单位,红着眼睛、带着一脸的疲惫把报告亲自交给老总。小刘下了无数次决心,发誓要改变自己这一作风,但一年年下去,没有任何效果。

袁荣亲说,小刘知道,这是一个恶习。但她一直没有想过的是,这个恶习给她带来了不少好处。譬如,同事们都知道她是“加班大王”,这个称号传到老总耳朵里,老总也从不批评她做事拖沓。这些好处成了奖励,强化了小刘办事拖沓的习惯。这个恶习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小刘的爸爸对小刘要求很高,上学的时候,每次做完作业,她爸爸都要检查一遍,一发现差错,爸爸会狠狠地批她一顿,斥责她不努力不认真。最后,小刘发展出应对办法:熬夜在最后一刻才把作业完成。这样,即便爸爸检查出了错误,但因为知道小刘熬过夜,不仅不斥责她,反而会夸她用功。公司里其实也一样,老总是男性,面对老总就仿佛是面对老爸,小刘害怕老总斥责自己不努力,所以用了以往的应付方法应对老总。

其实上面的心智模式,如果和我们自然界的开普文三大定律、牛顿定律比一下,也可以说成是心智定律,然而正如这些物理定律会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发展,而变得更加精确,所以发生改变。心理定律也需要不定时的在我们大脑进行更新。 国人对于面子的顾虑,任何跟心理疾病沾上边的名词还是躲远点为妙,即使改称“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之类的说法似乎效果也还是好不到哪去. 近些年,这个领域出现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方法,叫做Coherence Therapy,Coherence Therapy从着眼点来说跟心理动力分析是同源,着眼于问题的根源——情绪大脑,但区别在于,Coherence Therapy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能够高效地、同时却不干扰地帮助我们去探索到自己内心隐藏深处的“执”,并通过把他具象化成文字的形式来保持对其的觉知,从而在觉知的过程中让这些“过期”的应对机制跟大脑中的其他情感自然发生相互作用,最终自行消解,整个过程中治疗师的作用只是辅助性和技术性的,运用的都是对方自己内心的力量 之所以对这个有点感兴趣,是因为我之前学习的是能源动力相关,关于动力相关的都有点想了解。 Psychotherapy发展到今天,虽然派系众多,且新名词套路层出不穷,但究其根本,目的都相同,就是解除人们心理的痛苦,而所用的方法,本质上也不外乎从以下几个层面去介入:认知层(认知疗法),行为层(行为疗法),情绪层(心理分析)。从历史角度来说,先是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派,后来有斯金纳的行为派,再后来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带动了认知派。其中最流行,适用范围最广泛的就是基于认知的疗法(还有认知行为结合的认知行为疗法)。 心理动力学存在这样一个过程,也许你可以体会一下。 在有些时候,当心理动力分析确实点到了点子上的时候,对方会经历被称为“transformation”的过程,在这个深刻的改变过程中,情绪大脑被“更新”,原来的问题会从根本上不复存在。实际上,transformation不经过心理治疗师之手也会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发生,特别是当我们经历极为重大的事件的时候,有的时候原本固有几十年的执念会在“一瞬间”想通了,这个“想通了”并不是我们通过理性大脑的逻辑推演来想通了,而是情绪大脑自行“重组”,而你的意识只是感受到了“想通了”这么个结果,就像局外人一样.

最后,心智模式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当然很多人很不在意地说我根本不想知道这个世界长成什么样子,我只想说放开眼界,多学知识。

Related
叶昭良
叶昭良
Engineer of offshore wind turbine technique research

M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distributed energy, wind turbine power generation technique ,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and programmable matter.